无为市无城镇:五优同心绘文明 实践共筑幸福城
为提升城市文明程度、增进人民群众福祉,近年来,无为市无城镇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新路径,通过科学规划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5大功能室,立足本土文化特色,打造无城好人馆、芜湖市“扫黄打非”示范点、传统文化国学经典传承实践点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鱼灯馆等特色阵地,构建起功能齐全、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实践平台,推动文明实践走深走实。
优化阵地,夯实基础?;蛟煳拿魇导蟮?,无城镇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、3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应建全建;坚持群众在哪里、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,延伸设立村史馆、商圈、公共文化场所等微型实践点45个。规范宗祠管理,将仓头季氏祠堂打造成仓头新风堂,举办戏曲表演、公益集市、表彰身边典型等活动,2025年清明节承办了芜湖市“祠韵清明·家国同辉”暨“从家祠到家国——清明移风易俗”专题活动。
优化队伍,聚合力量。规范志愿者注册登记,每年对文明实践骨干、志愿者及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培训不少于4次,提高文明实践队伍素质。目前,无城镇实名注册志愿者22030人、志愿者队伍108个?;慵俏镏饰幕挪硇源腥恕⑽囊瞻谜叩攘α?,打造文化志愿队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文明实践队伍。
优化活动,提升服务。结合春节等节点,开展“写春联送祝?!薄熬蠢现蟹瘛薄昂焐逃夭喂邸钡仁导疃?,融入非遗展演、“戏曲下乡”等文化元素,提升活动吸引力。通过线上问卷、入户走访等方式收集群众需求,开设农业技术培训、健康知识讲座、土地政策指导等群众所需课程,开展非遗体验、爱心义诊、爱心理发等活动,实现“思想教育”与“惠民服务”双融合。2024年以来,共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230余场,吸引近3.2万群众参与。
优化项目,树立标杆。以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为工作导向,培育文明实践项目16个,打造“幸福无城5号见”“能人巧匠库”“点亮星空·童心共融”等一批示范性强的品牌项目。2025年,将深化“幸福无城5号见”项目建设,将服务送到群众“家门口”;推行“文明实践+红色物业”模式,助力社区治理;聚焦养老服务、关爱青少年、环境治理等领域,选树10个公益创投项目,给予资金支持并推广优秀案例。
优化机制,促进长效。成立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领导小组,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部署任务、调配资源、解决问题,形成“党委领导、部门协同、村社落实”的责任体系。将文明实践工作纳入村(社区)年度考核,围绕阵地利用率、活动覆盖率、群众满意度等制定量化指标,每季度开展督查并通报问题。通过财政专项拨款、社会公益捐赠等多渠道筹措资金,确保文明实践长效运行。
无城镇通过“五优”实践体系的系统构建,不仅实现了文明阵地的全域覆盖,更以文化传承、志愿服务、民生服务为纽带,将文明实践融入群众日常生活。非遗鱼灯照亮文化自信之路,“幸福无城5号见”打通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,“红色物业”创新基层治理模式——这些创新实践正逐步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文明实践样板。未来,随着公益创投项目的深化与考核机制的完善,无城镇将持续以“群众需求”为圆心,以“文化浸润”为半径,绘就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幸?!巴脑病?,为文明城市建设注入更多“无城智慧”。(赵海燕)
责任编辑: 赵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