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为市泥汊镇:聚焦“三个振兴”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
泥汊镇坚持按照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?!钡淖芤?,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立足泥汊镇生态资源优势,充分利用长江岸线、渡江英雄纪念碑、邢朝庆红色收藏馆等特有文旅资源,全力打造泥汊镇乡村振兴示范镇新样本,推动全镇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。
抓实产业振兴,乡村振兴“动力源”更足
泥汊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,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,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。一是优化农业结构,守住耕地红线。高标准编制镇国土空间规划,高质量完成皂河、三溪100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,推进村集体土地流转。坚决落实土地整治工作,实现耕地恢复1689.28亩,完成增减挂125.6亩,新增耕地150亩,牢牢守住耕地红线。二是挖掘自身优势,融合发展农文旅。不断完善各项配套设施,挖掘利用长江岸线、渡江英雄纪念碑、邢朝庆红色收藏馆等现有资源,不断打造旅游新亮点。随着“奋进新征程 光影映泥汊”主题摄影展开幕、以“渡江第一船”为原型的《大军从此过江东》红色庐剧精彩上演,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游览。三是建设品牌农业,打造泥汊新招牌。立足于泥汊镇的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,积极对接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,加快泥汊乡村产业振兴发展规划,培育金湾村合作社珍稀菇产业种植基地,探索生产加工、种植养殖和旅游休闲为一体的三产融合现代农业模式?;睦┐逋恋匾婪ㄓ谐プ栽噶髯?,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。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,力争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70万元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,沿长江大堤为轴,加快促成乡谷、江川、绿农、龙口生态园发展、推进“翠堤江韵”等休闲度假项目落地。加速农文商旅融合发展,立足优质稻米、标准化果蔬、园艺系花木、生态河蟹等特色农业,加强农业品牌建设。
抓牢文化振兴,乡村振兴“精气神”更旺
泥汊镇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,寻找泥汊记忆,挖掘渡江战役文化、红色文化、长江文化,切实增添农文旅软实力“砝码”。一是加强文化设施建设。泥汊镇整合农家书屋、健身广场、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场地,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。二是提升乡风文明建设。完善村规民约,遏制大操大办、厚葬薄养、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,乡村文明建设不断健康发展。三是发掘传承传统文化。结合渡江战役历史,通过访群众、访乡贤、访党员、查资料等形式,深挖文化底蕴与乡村振兴发展相融合,让群众深入了解本土文化,不断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。
抓优生态振兴,乡村振兴“支撑点”更准
泥汊镇改善人居环境,提升发展动能。一是理清思路有的放矢。结合各村实际问题,理清生态环境整改提升规划,着力以“水、电、路、田”四步走的发展模式,以“拆、改、种”方式科学规划,内外兼修建设美丽乡村。二是不断完善基础设施。坚决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、防止“非粮化”,完成80余亩“增减挂”项目测绘和新增耕地200余亩。农村公路提质改造项目计划全年修建7条道路,共计3.81公里,进度已完成过半。危桥改造项目投资292.3万元重建金斗桥、转塘桥改造,均已开工。完成自来水管网铺设,实际改造完成17700户,已通水8050户。神塘河大站、白茆取水口建设等工程正稳步推进。使群众生活便利度不断提高。三是深入推进环境整治。出台了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实施细则》,开展了人居环境春季会战、夏季会战,因地制宜落实“五清一改”,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,清除农村垃圾1400吨、塘坝清淤60口。全力做好绿化提升,镇内主要道路沿线行道树全部栽植到位??古┐甯牟蕖盎赝房础?,摸排5637户厕所,整改23户问题厕所,完成180户农村厕所改造?!。ㄖ雨浚?/p>
责任编辑: 赵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