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各地可约可空降-一品楼九品论坛官网,全国约茶资料,300一晚同城约茶

安徽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
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文明创建 > 文明村镇 >正文

襄安镇:品“非遗大餐”开启欢乐暑期“新体验”

2025-08-07 14:51:31

  近日,襄安镇组织13个村(社区)依托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暑假,开展品“非遗大餐”开启欢乐暑期“新体验”。

  非遗+爱国教育,增添欢乐假日“新动能”。襄安镇汪桥村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中,开展“竹编庆八一、致敬最可爱的人”红色主题教育活动。活动现场,志愿者讲解非遗竹编画的来源、制作方法?!爸癖嗷且云渚傅氖止ぜ家蘸投捞氐囊帐醴绺裎?,每一根竹丝都经过匠人的精心挑选和处理,通过巧妙的编制技巧,用竹编画展现竹子的刚韧和柔美?!惫ぷ魅嗽苯急负玫闹裉鹾突蚍址⒏∨笥巡⒛托牡刂傅己⒆用墙斜嘀!把挂惶粢唬写┎??!毙∨笥衙悄笞胖裉跣⌒囊硪硪谎挂惶簦谛∨笥训那墒窒乱环瓜肿虐艘唤ň诘闹癖嗷瓿闪?。

  非遗+民族文化,谱写欢乐假日“新乐章”。襄安镇松院村开展“民族团结润童心、巧手共绘民族情”活动,通过将民族团结融入特色手作中,让孩子们增进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了解,体会趣味手工的乐趣。志愿者给孩子们分发民族人物挂画、彩色颜料和画笔,小朋友拿到各自的民族人物绘画,充分发挥各自创意,用多彩的颜色和巧妙的构思,专心致志地给挂画人物、民族服饰涂上漂亮的颜色,在小朋友的巧手绘制下,一幅幅充满民族特色的风情的挂画制作完成,大家手拿着自己的挂画,分享各自民族人物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
  非遗+家风教育,开启欢乐假日“新体验”。襄安镇吉祥村开展“创意手工DIY、传承优良家风”活动,志愿者向孩子们讲解毛毡工艺的来源和制作方法、用途。“毛毡工艺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,人们发现羊毛动物纤维进行挤压、揉搓后可以交织形成紧密耐用的材料,这便是毛毡的雏形”。志愿者给学生们发放家风家训传统手工挂饰材料,小朋友们拿到材料后互相交流制作方法和不同的文字图案,“我拿到的是礼仪之邦、知书达理”“我拿到的信,一言九鼎、诚实守信”“我和你们不一样,我上面的是智勇双全、智者不惑?!敝谱魍瓿珊螅⒆用悄米鸥髯灾谱鞯闹谢澄幕止す沂?,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。

  下一步,襄安镇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,组织开展特色的非遗手作、镇史馆参观、红色观影、读书分享等活动,传承优良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,厚植襄安千年古镇历史文化底色,营造良好有序的氛围。

责任编辑: 赵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