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绍清:初心如磐践使命 银发丹心发余热
人物简介:
唐绍清,男,中共党员,1946年2月出生,无为市陡沟镇贵山行政村熊一东自然村村民,曾任贵山村党总支书记。
事迹简介:
2022年秋收前,熊村遭遇暴雨,农田沟渠淤塞,唐绍清凌晨赶赴受灾村民魏名志的田地,带领7名党员组成“银发突击队”,奋战两天疏通沟渠,保住村民的收成;2024年春节前夕,刘家和魏家因田埂边界争执,他不惧严寒,查阅台账厘清界限,提出合理方案化解矛盾,促成邻里和睦;2024年4月,村民刘超确诊肝衰竭,面对其家庭困境,他率先捐款500元,并连夜动员村民,3天内筹集近5万元善款,为刘超一家带来希望。退休后的他,不图名利,用双手在乡村振兴道路上书写奉献篇章。
正文:
在乡村的阡陌间,总有一束光穿透生活的阴霾;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刻,总有一个身影坚定地挺身而出。古稀之年的唐绍清,用布满老茧的双手,将“共产党员”的誓词镌刻成最温暖的承诺。
“地里的活就是大家的活,党员不干谁干?”
2022年秋收前夕,连绵的暴雨如猛兽般肆虐,无情地侵袭着熊村。这场暴雨导致熊村近100亩农田沟渠淤塞,大片金黄的稻谷浸泡在浑浊的雨水中,仿佛在无声地哭泣。77岁的老党员魏名志望着被淹的农田,急得直跺脚,儿子远在外地打工,老伴卧病在床,自家3亩地的排水渠,仅凭他一人之力,根本无法清理。
唐绍清得知此事后,次日凌晨5点,当整个村子还在沉睡时,他就扛着铁锹,深一脚浅一脚地赶到魏名志的地里。他弯着不再挺拔的腰板,一锹一锹用力挖着淤泥,汗水湿透了衣衫,泥水溅满了裤腿。村民王二虎路过,心疼地劝道:“您都七十多了,别累坏了身体!”唐绍清直起腰,抹了把脸上的汗水,笑着说:“我当过生产队长,这沟渠咋疏通我可是懂行的!”在唐绍清的带动下,7名党员自发组成“银发突击队”,他们顶着风雨,不顾疲惫,连续奋战两天,终于疏通了全部沟渠。当金灿灿的稻谷颗粒归仓时,魏名志紧紧拉着唐绍清的手,泪水在眼眶里打转:“老伙计,你保住了咱的命根子??!”
“调解不是和稀泥,要把道理说到人心坎里”
2024 年春节前夕,本应是阖家欢乐、喜迎新春的时刻,村民刘家和魏家却因田埂边界问题争执不下,双方情绪激动,剑拔弩张,甚至扬言“要动手”。唐绍清得知消息后,不顾凛冽的寒风和纷飞的雪花,匆匆赶到现场,他先是小心翼翼地搬出珍藏多年的1982年土地台账,仔细查阅,耐心地为两家厘清界限,接着又语重心长地劝解:“远亲不如近邻,你们爷爷那辈还互相借粮救命呢!”在他的一番劝说下,两家的态度逐渐缓和。唐绍清见状,趁热打铁,提出“各让 10公分,共修一条连心路”的方案。当晚,刺骨的寒风呼啸着,唐绍清忍着关节炎带来的钻心疼痛,打着手电筒,带着两家人重新划线。如今,那条宽阔的小埂不仅成了村里的示范路,更成了邻里和睦的象征。
“党员就得带头,见难不帮心里不踏实”
2024年4月,命运的阴霾笼罩在村民刘超一家头上,刘超经检查被确诊为肝衰竭。高昂的治疗费用,像一座沉重的大山,瞬间压垮了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,让他们陷入了绝望的深渊。
消息传来,唐绍清心急如焚,第一时间赶到刘超家,他从贴身口袋里掏出500元现金,紧紧塞到刘超手中,声音坚定地说:“你的病耽误不得,咱们一起想办法!”夜幕降临,华灯初上,本该是在家休憩的时分,唐绍清却打着手电筒,在寂静的村子里一户户敲门,挨家挨户动员捐款。有人心疼地劝他:“您这么大年纪,别折腾了!”他却挺直腰板,目光如炬:“我是党员,这时候不站出来,对不住胸前的党员徽章!”在唐绍清的感召下,全村仅用3天时间,就筹集到近5万元善款,这份带着全村人温度的爱心,为刘超一家点燃了生命的希望之光。
有人曾不解地问唐绍清:“您都退休了,不拿工资不图名,到底图个啥?”他缓缓走到自家墙边,指着那张泛黄的“党员示范户”奖状,眼神坚定而温暖:“图的就是对得起入党誓词,只要我走得动,我就永远是一面旗!”
“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?!闭馕还畔≈甑睦系吃?,用布满老茧却无比温暖的双手,在乡村振兴的宏伟画卷上,继续书写着共产党员的赤诚篇章,让党旗在乡村的土地上高高飘扬,让党员徽章在群众的事业中绽放光芒。
责任编辑: 赵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