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各地可约可空降-一品楼九品论坛官网,全国约茶资料,300一晚同城约茶

安徽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
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文明培育 > 道德建设 >正文

无为市赫店镇:新风拂面来 吹撒文明花

2025-06-19 09:14:55

  乡村振兴,乡风文明是重要基石,文明乡风,移风易俗是核心关键。近年来,无为市赫店镇将移风易俗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,通过宣传引导、党员带头、制度保障多管齐下,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精神动力。一幅“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、孝老爱亲”的文明画卷,正在赫店大地徐徐铺展。

  多维宣传筑阵地,奏响文明协奏曲。赫店镇构建“多维立体宣传网”,让文明理念如春风化雨,线下依托10个村(社区)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安排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开展“方言宣讲”20余场,覆盖超3000人次。赫店镇留桥村利用暑期开展“移风易俗润童心”活动,将新风种子播撒进少年心田;赫店镇曹王村结合“送戏下乡”“我们的节日”活动,创作《新风堂里的热闹事》情景剧,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新俗。在线上,赫店镇则利用村民微信群推送移风易俗案例解读,定期开展“移风易俗知识问答”并设置电子奖品,吸引年轻群体参与互动,此外,赫店镇各村(社区)还充分利用村级广播、LED屏进行滚动宣传,并在辖区内主要街道悬挂移风易俗相关横幅15条,入户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超1000余份,确保新风理念“抬头可见、触手可及”。

  党员带头做表率,引领文明新风尚。移风易俗的浪潮中,赫店镇党员干部主动站在排头、扛起责任,以“关键少数”带动“绝大多数”。全镇组织党员干部集体签订《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承诺书》,建立红白喜事向纪检部门报备机制,将规矩立在明处、责任扛在肩上;在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下,在婚俗革新的舞台上,曹王村6对新人在党建广场、新风堂举办简约婚礼,用承载着真挚情感的家书交换,取代厚重的聘礼枷锁,累计节省开支18万元,平均每对新人省下3万元,让婚礼回归爱的本质,成为新风尚的生动注脚;在赫店镇赫店社区,13户家庭在党员带动下,将传统治丧时长从3天压缩至1天,费用降至原标准的40%。在赫店社区王大爷的追思会上,党员带头以素雅鲜花寄托哀思,摒弃焚香烧纸的旧习,这场清新的告别仪式,吸引周边30余名村民自发参与,无声地传递着文明新风的力量。

  四会协同强治理,积分红榜激活力。赫店镇在移风易俗工作会议上要求辖区内10个村(社区)全面组建道德评议会、红白理事会、禁赌禁毒会、村民议事会,织密基层治理网络。其中,红白理事会必须制定《实施细则》,要明确宴席规模、礼金上限等硬指标。例如,赫店镇赫店社区规定,举办婚宴不超过20桌,每桌成本要低于800元,丧事三天内简办,亲属礼金要低于500元,彻底扭转“一场丧事背债务”的陋习。在激励监督机制上,赫店镇各村(社区)亮点频出,赫店镇宏林村在瓦屋中心村设立“移风易俗积分超市”,村民群众可以通过参与文明实践、移风易俗活动获得相应积分,累积到一定分值后,就可以在积分超市内兑换生活用品;赫店镇黄墩村则推行“红黑榜”公示,光2024年就表彰村级“身边好人”18人、“文明家庭”12户,形成比学赶超氛围;苏塘村80%家庭签署文明承诺书,让公约从纸上走进心里。

  移风易俗、成风化人,必须春风化雨、久久为功。下一步,无为市赫店镇将深化村规民约动态修订,强化红白理事会监督职能,拓展“移风易俗故事分享会”“我们的节日” 等文明实践活动,让文明新风吹暖更多百姓心田,绘就更富内涵的乡村振兴文明图景。(通讯员:张兴宇)

责任编辑: 赵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