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琴:用担当诠释敬业,以温情传递奉献
人物简介:
李琴,女,中共党员,1976年11月21日出生,无为市陡沟镇田桥行政村田桥自然村村民,2018年至今在田桥村村委工作,现任田桥村计生专干。
事迹简介:
田桥村计生专干李琴以日复一日的坚守与奉献,诠释着敬业担当。汛期来临,她带头巡逻堤坝查险情,组织妇女筹备物资,暴雨中又不顾自身安危封堵缺口,事后熬煮姜汤暖人心。丈夫患肠癌后,她白天忙村务,深夜查治疗方案,记满30多页治疗笔记,陪护时喂饭揉背,借钱治病。她兼顾家庭与工作,脱贫户回访、权益宣传等事务从不松懈。从防疫一线到病榻陪护,从防汛战场到日常村务,她用行动书写责任,成了乡亲心中“踏实” 的依靠,以平凡之躯播撒敬业奉献的温暖火种。
正文:
在田桥村的日常里,总有这样一个身影:防疫时是守村门的“铁娘子”,防汛中是筑堤坝的“主心骨”,家中遇困时又成了“顶梁柱”。作为村干部的李琴,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,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着敬业的分量,用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书写着奉献的温度。她的故事,藏在寒夜值守的登记本里,浸在防汛堤坝的汗水里,融在病榻前的悉心照料里,更刻在乡亲们心里那句“有李琴在,咱就踏实”的信任里。
防汛救灾:战洪峰暖民心
2024年汛期来得早,李琴心里的弦从入夏就绷紧了。随着防汛工作的部署,她第一时间响应号召,带头加入“防汛巡逻队”。近一个月时间里,无论是大雨倾盆还是灼日艳阳,她都一寸一寸地巡逻着责任区的堤坝,细心查看是否有管涌、渗透等险情。她知道村里有几户老人挨着河道居住,房子也年久失修,让她始终放心不下,于是在巡逻时敲开老人家门叮嘱道:“大爷,要是下雨您就去村部住几天,到时候我来接您。”老人拉着她的手说:“琴啊,你比亲闺女还贴心?!?/p>
防汛物资筹备时,李琴主动联系身边的“小姐妹”,“防汛抗洪不仅是男同志的责任啊,是我们大家伙的责任?。 痹谒拇?,农村妇女们齐齐上阵,清洗旧沙袋、装填沙包、整理雨衣,就连手电筒的电池都挨个检查一遍。在日常的防汛演练中,李琴也是学得最认真的一个,跟着技术员学用抽水泵,跟着老党员熟记转移路线,她还特意把村里的留守儿童和老年群众的信息整理成表,将他们的联系方式存进手机,“真有险情,这些人得先转移”。7月,一场猝不及防的暴雨让河水暴涨,倒灌险情迫在眉睫,警觉的李琴立即发动现场的村干部和村民一起用沙袋堵住缺口。待险情排除后,浑身湿透的李琴又马不停蹄地组织妇女们熬煮姜汤,为防汛一线的大家驱寒。洪峰在前她冲锋在前,民心所盼她暖意相伴,这场防汛硬仗里,李琴用脚步筑牢堤坝,用真心焐热民心。
患难与共:侍病榻作脊梁
2023年5月,李琴的丈夫俞能胜被确诊为肠癌中期,拿到诊断书的那一刻,李琴躲在医院楼梯间哭了半小时,可擦干眼泪转身,她已握紧了拳头:“只要有一丝希望,我就不能放弃?!彼滋煺粘Hゴ逦岽砉ぷ?,晚上熬到深夜查资料、打电话,从本地医院问到上海专家,把所有能找到的治疗方案都抄在本子上,密密麻麻地记了30多页。最终选定上海肿瘤医院后,李琴成了丈夫的“全职陪护”?;破诩洌煞蚺煌虏恢?、吃不下饭,她变着花样准备清淡的流食,一勺一勺地喂给丈夫;夜里丈夫疼得睡不着,她就坐在床边轻揉着他的背,给他讲村里面、工作上的趣事转移注意力。
有次医院临时通知缴费,她身上带的钱不够,于是瞒着丈夫跑遍上海的亲戚家借钱,一双旧鞋的鞋底都脱了胶?;乩春螅簧岬寐蛐滦?,又把鞋底粘起来继续穿,却笑着说:“没事,这鞋不挺好,还能穿,咱省钱买营养品?!卑肽旰?,丈夫病情稳定,李琴却没松劲,她一边按时带丈夫复查,一边把村委会的工作揽在肩上,脱贫户回访、妇女权益宣传、秸秆禁烧巡查……刚回来那一阵子,她常常是早上五点起床做饭,送丈夫去输液后又赶去上班,中午啃个馒头继续忙,傍晚回家还要接着做家务。丈夫心疼她:“你歇歇吧,我现在自己能行,你不用两头跑?!崩钋偃醋芩担骸澳愫煤醚?,我这边可以的?!辈〈睬八俏氯嵋揽?,岗位上她是坚实脊梁,她用不离不弃的坚守托住家庭希望,用步履不停的担当扛起责任重量。
从防疫一线的寒夜值守到病榻前的温情陪护,从防汛堤坝的踏浪逆行到日常村务的琐碎奔忙,李琴用最本真的行动诠释着“好人”的模样:从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,而是把每份责任牢牢扛在肩头,把每份温暖细细送入人心。身为妻子,她用不离不弃的坚守托举家庭希望;作为村干部,她以步履不停的担当践行初心使命?!爸灰诶透冻?,日子总会越来越好”,这是她用30多页的治疗笔记、跑得脱底的旧鞋、堤坝上的姜汤写就的信念,更是她用勤劳、善良与坚韧在田桥村播下敬业奉献的火种——以平凡之躯立起榜样,让向上的力量温暖每个烟火日常。
责任编辑: 赵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