卞昌留:耄耋双肩承大爱 无声世界写担当
人物简介:卞昌留,男,1953年3月出生,无为市襄安镇吉祥村村民。四十年如一日照顾聋哑儿子,十五年倾尽心血培育听障孙女,二十年不离不弃守护智障堂弟,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托起三代人的希望。
事迹简介:在命运接踵而至的考验面前,卞昌留以山一般的脊梁扛起家庭重担。他变卖家产为孙女植入“希望耳蜗”,跨越城乡完成康复治疗;寒夜驮弟求医,在病房谱写手足情深;以古稀之身同时扮演父亲、祖父、护理员多重角色,用布满裂痕的日记本记录下三代特殊家庭向光而行的温暖征程。
正文:
在襄安镇吉祥村的晨昏交替中,72岁的卞昌留如同永不停摆的时钟,用布满老年斑的双手校准着三代人的生命轨迹。四十年光阴流转,这位普通农民将“家”字刻进骨血,在无声世界里书写着震撼人心的亲情史诗。
双肩担起三代情 无声世界传大爱
当命运将听障的烙印接连刻在儿孙身上,卞昌留把泪水咽成前行的动力。儿子卞恩荣幼时确诊重度听力障碍,他自制识字卡片,用三年时间教会孩子200个生活常用字,但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和家庭情况,没有机会得到好的治疗,以至于卞恩荣一生都无法听到声音,也不会说话,这也成了老两口一生的伤痛;孙女卞晓韵出生再遭厄运,因为儿子的情况,卞昌留不忍心孙女也经历同样的人生,他抵押祖宅筹集手术费,在人工耳蜗植入同意书上按下血红指印??蹈囱盗菲诩?,这位初中未毕业的老农硬是学会唇语教学,用数十万字训练笔记铺就孙女的语言重生路。
寒夜病房守亲情 血脉相连见真章
除了直系血亲,卞昌留的生命里还住着另一个“孩子”——智障堂弟卞昌保。2022年寒冬深夜,堂弟新冠高烧陷入昏迷,他赤脚踩着结冰路面,用板车推行五公里送医。住院期间,他独创“数字护理法”:每日3次测温、5次翻身、7勺流食,硬是将堂弟从死亡线拉回。护士站的监控记录下令人感动的画面:深夜两点,老人佝偻着腰,就着走廊灯光为堂弟按摩浮肿双腿,月光将他与病床的影子融成守护的图腾。
家风化雨润无声 陋室常飘翰墨香
在这个特殊家庭里,卞昌留与妻子演绎着最朴素的爱情哲学。常挂嘴边的那句 “人生在世,苦难难免,但要对得起良心”,不仅是他的处世准则,更在家中化作润物细雨,滋养着他人心灵。当他在外奔波求医时,老伴用布满针眼的手指绣出全家四季衣裳;当他陪护堂弟住院时,妻子独创“家庭菜园疗法”,教会孙女辨识三十余种蔬菜。孩子们成长于这样的环境,也耳濡目染般传承下善良与担当,待人友善、做事负责,在平凡日子里延续着这份温暖。
如今走进卞家小院,总能看到这样的画面:晨光中,祖孙三代围坐石桌,老人握着孙女的手在沙盘写字,堂弟在旁认真摆弄识字卡片,炊烟里飘来老伴唤吃饭的乡音。这帧被苦难淬炼出的温馨图景,正无声诉说着一个道理:最深沉的大爱,往往生长在命运最贫瘠的土壤里。卞昌留用佝偻的脊梁架起人间最暖的归途,让“家”的定义在皖江之畔绽放出动人光芒。
责任编辑: 赵倩